|
从管网监测到智能调度——大连海峰智慧水务方案如何实现漏损率下降60%一、多层次监测网络建设 主干管网监测层 采用UL-1000设备每500米布设监测点,通过声波特征分析技术(如夜间**流量法)定位微小渗漏。唐山某水务公司部署后,2个月内发现隐蔽漏点17处。 分区计量单元层 HFLD-7000DKC终端整合30个压力监测点数据,结合GIS系统生成管网压力三维模型,辅助制定压力调控策略。 二、智能调度与应急响应 动态压力管理 物联网智能电磁阀根据用水峰谷变化自动调节压力,邯郸某小区应用后高峰用水压力波动由0.6MPa降至0.2MPa。 爆管快速处置 当UL-1000检测到流量异常激增时,系统在20秒内联动关闭关联阀门,将事故影响范围缩小80%。 三、数据驱动的运维优化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HFLD-7000DKC终端记录电磁阀动作次数、UL-1000运行时长等数据,智能生成预防性维护计划。 用水行为分析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异常用水模式,石家庄某高校通过该系统查获地下管道私接行为,年挽回经济损失120万元。 案例成果:衡水市智慧水务改造项目 大连海峰方案实施12个月后: 管网漏损率从28%降至11.2% 能耗成本下降25% 用户投诉量减少76% 结语:技术赋能水务新生态 大连海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持续推进5G、数字孪生技术与水务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,助力行业实现"双碳"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。 |